深挖林木经济潜力

金融财经
2024 05-02 10:31:29
分享

  过去10年间,我国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其中,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位。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入人心,尤为喜人的是,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不砍林木卖碳汇

  最近,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梨树村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山上的林子不用砍,就换回来1万元。

  几年前,梨树村将643亩山场托管给官庄国有林场,由林场负责经营管理。合作的几年间,林木长势良好,经测算,2016年至2020年度碳汇量达1320吨。“首笔碳汇交易418吨,创收1万元。群众第一次见到不砍树也能卖钱,护林积极性更高了。”官庄国有林场场长谢汝根说。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碳汇交易是一种依靠政策和管制约束创造的用于抵消人为碳排放当量的虚拟产品交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专家陈绍志对记者说。

  碳负排放技术包括造林/再造林(林业碳汇)、生物碳汇、直接空气捕捉和强化风化。造林/再造林技术是最经济的负排放技术,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是10美元/吨至50美元/吨;直接空气捕捉技术最昂贵,去除二氧化碳的单吨成本达数百美元或更高;生物质能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介于两者之间,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是100美元/吨至200美元/吨。

  “2020年我国林草碳汇探明储量885.86亿吨。2021年,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居世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可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据估算,到2060年,我国碳排放可能达到25亿吨左右,生态系统能实现碳汇15亿吨至18亿吨,对实现国家碳中和可贡献60%以上。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测算,2010年至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我国重要林区,尤其是西南林区以及夏季的东北林区作出了主要固碳贡献,这也是我国近40年来为恢复天然森林植被、加强人工林培育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努力推进林草碳汇交易,各地展开积极尝试。以福建三明市为例,三明市开发了林业碳票。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凭证,是森林自然生长条件下每年的净固碳量,相当于每片林子的碳汇“身份证”,由第三方监测,生态环境部门备案,林业部门制发。三明市还创新制定了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对流转、交易、质押、保险等环节进行规范。2021年5月18日,林业碳票首发仪式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举行,该村领取了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并成功流转,获得收益14万元。

  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武辉告诉记者,林业碳票具备多种创新应用场景,主要用于会议、大型活动、文旅等方面的碳中和,以及生态司法替代性修复。

  同时,林业碳票开发周期短、成本低,主体不受限制,能真正实现普惠林农,让林农获得实在利益。根据测算,平均每亩森林一年可固碳0.8吨,按目前林业碳票每吨碳汇量市场价约15元计算,每年每亩森林可收益12元。

  为大力推进林业碳汇开发,三明市成立了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福建省首家林业碳汇咨询服务公司,致力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服务、碳托管和碳监测计量、碳金融服务,探索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目前,公司已承接福建省17个县区森林经营林业碳汇项目咨询开发,与福建省外14个县区签订了林草碳汇合作项目,面积约2000万亩。

  “从长远看,森林碳汇最大的潜力在于通过可持续经营增加碳汇。建议国家基于各地森林经营具体实践和现代监测手段,完善相对科学、准确、便捷的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增强林业为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的信心。同时,要从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出发,发挥各层级碳普惠机制作用,为加强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治理服务。”陈绍志说。

  不卖木材卖风景

  森林生态旅游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另一种途径。

  每年夏秋之交,来自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的候鸟,成群结队向南迁飞。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高坪镇一带,是著名的候鸟迁飞通道,数十万只候鸟在此短暂停留,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鸟。遂川县有乡村森林公园7处,当地借机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休闲民宿游。“我们全家参与经营民宿,年营业额30万元左右,还辐射带动了200余名村民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简直就是身边的‘金饭碗’。”营盘圩民宿主人曾发高兴地说。

  地跨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占黑龙江省面积十四分之一的龙江森工林区,肩负着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守护东北大粮仓的重要使命。这里曾是国家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4月1日,龙江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伐木人变成旅游从业者,是龙江森工林区停伐后产业转型的一大成功实践。

  龙江森工大海林林业局雪乡景区,从以伐木为生的林场变身为闻名遐迩的冰雪旅游胜地。2023年,雪乡景区开园98天,累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雪乡旅游也拉动了周边区域种植、养殖、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产业,林区停伐的10年间景区共接待游客580万人次。

  田均国是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的一名蒸汽火车司机,此前他开火车运木材。随着林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他和很多林区职工一样,捧起旅游“金饭碗”,成为一名森林蒸汽小火车旅游司机。“现在林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从卖木头变成卖风景。我每次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往返林间,可骄傲了!”田均国说。

  龙江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冠武介绍,全面停伐的10年间,龙江森工集团打绿色牌、念山水经,依托独有的地域特色以及丰富的森林、冰雪资源,找到了新的转型发展之路,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山、冬戏雪的四季游新格局逐渐成型。

  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

  森林变成粮油库

  绿水青山不仅生态美,还是能不断出产粮油的巨大宝藏。

  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与制药公司联手,在林下种植300亩黄精。按“合作社、农民、企业、科研+基地联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由公司提供良种、农民负责种植、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收获期兜底收购,保障品种种源稳定、价格稳定、种植户收入稳定,开发的黄精茶、即食黄精、桂花黄精深受市场欢迎,平均每年每亩产值3000元。创造就业岗位1000多个,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龙江森工林区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菌、林果、林粮、林下养殖等优势产业。目前,八面通的沙棘、迎春的南鹅北蜂、方正的中药材产业园、苇河的山野菜加工、通北的粮食加工、海林的红松籽加工、绥阳的木耳加工、鹤北的设施农业、鹤立的苗圃、柴河的饮品等脱颖而出,形势喜人。

  《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实现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食物产量2.26亿吨,其中,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950.1万吨。森林食物已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我国34.64亿亩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其中近7亿亩的经济林提供了干鲜果品、木本油料、饮料调料等森林食物,核桃、油茶、苹果、柑橘、桃子、李子、柿子、枣、咖啡、茶等森林食物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记者黄俊毅)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